2)第63章:这是块超级宝地!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义务,却是承担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越是承担不起,带来的后果就越严重,拖垮了发展中的家族,纳不起赋,封地遭到削减,直至被削了爵位,又回到了爵位晋升前,甚至直接一蹶不振,导致子孙后代成为平民。

  吕武在春耕之后将精力集中在家族私军方面。

  他进行了统计,麾下的武士中,不算他借出去的甲胄,其实甲士数量仅是二十名不到。

  这个甲士有严格的定义,不是穿上木甲、藤甲、皮甲,或其余什么甲就算是甲士,对甲胄的整体要求高到难以想象。

  当前的年代,金属铠甲一般的主要材料是青铜。

  也就是将青铜制作成片,再使用各种手段与皮革结合,成为一件青铜甲。

  因为材料限制、人手不足、技术不达标等等的因素,吕武无法打造出更多的铁甲,甚至连武器也停止了生产。

  他实际上也清楚,除非自己的家底足够,不然玩大肆炼钢属于没可能,甚至连冶炼生铁的量都上不去。

  那二十名甲士全是来自魏氏,他们都是魏氏精心培养起来的武士。

  仅是这二十名甲士,足够保卫老吕家嫡系族人的平安十五年。

  春秋时期的甲士还是稀有的。

  即便是大贵族动辄能拉出一万多的部队,甲士的数量也不可能太多,能有个几百就会显得很富了。

  吕武这边是受限于材料的制约,并不是没有研究出相关的技术。

  其余的大贵族,他们则是相反。

  懂得去制作金属甲其实也存在区别,晋国在甲胄打造技术上,暂时取得领先的是魏氏。

  这个区别是对材料的节省,以及制造速度,防御力保证方面。

  甚至,保养也是一个考验。

  这个就需要大批专业的匠人,偏偏培养匠人非常困难,消耗也极大。

  一系列的忙碌中,某天吕武看到了变得又黑又瘦的卓,才想起来自己有一个多月没见到这位老家臣了。

  卓的能力有限,老吕家的家臣增多之后,他很自觉地退出了地位上的竞争,向吕武讨了个巡弋领地的使命,一个多月来就在老吕家的领地内巡查。

  “主。”卓从麻袋里面掏出了一块黑乎乎的石头,随后又拿出了另外几块看上没特点的石头,周边没人也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煤、铁、金(铜)。”

  霍太山有煤已经被吕武派人探出来。

  毕竟,露天煤就是漫山遍野的黑乎乎,很好找的。

  可是铁矿和铜矿的特征不那么明显,卓是怎么找到的?

  吕武并不知道一点。

  霍太山(太岳山)不但是一个遍布煤炭的地方,铁矿的储存量也是相当大,甚至还有着很丰富的其余资源。

  其余的矿类,目前就算找到了也不懂怎么去利用。

  除了煤、铁和铜之外,其实还有几处储藏量还可以的银矿。

  吕武很慎重地拿起了铁矿石,结果……看不懂有什么特征。

  他其实捡到宝了。

  封地内的山区占了一半,却是涵盖了煤炭区与富铁矿区,并且不是露天,就是埋得不那么深的地下!

  “主。”卓显然还没显摆完,咧嘴笑着说:“其山有原,可放牧;山中有谷,雨量丰沛,可种桑、麻。”

  其余的就更不用多说,像是山林间的树木也是很重要的资源。

  吕武突然间觉得是老吕家亏待了卓。

  明明就是一个善于寻找并定位发展需要的人才,老吕家以前的封领偏偏那么小,无法让卓的才能得到施展。

  封地内有铜矿,吕武会进行消息封锁。

  不是为了吞占,只是不希望国君派来团队开采,免得领地内多了外人。

  在得知自己的封地里有铁矿之后,吕武就需要好好地规划一下,思考怎么培养出更多的铁匠,将冶炼配套设施搞起来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