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8章:魏氏抉择太反常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阴氏和魏氏的交情清零。

  同样得到信号的魏绛先是低头,抬头对吕武行礼时带着感激。

  毫无疑问,晋国现在大体上是吕武说了算,他想要引导局势针对魏氏,过程可能会出现激烈的斗争,可以预见的是魏氏的下场会很惨。

  那是吕武占了职位的便宜,算是一种掌握“国之重器”下的名正言顺,再来就是阴氏的小弟很多,双重配合下哪怕是范氏都不敢轻易招惹吕武,何况是处在晋国实力排行中流的魏氏?

  士匄沉默了良久,说道:“羊舌氏不可动。”

  是呢。

  八个卿位里面就一个属于公族,新君年纪那么小,动了就是将不稳定因素扩大。

  另一层面,羊舌肸老老实实当卿位的老末就好了,升职什么的可不要想。

  范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在场的人立刻就懂得范氏根本不想跟阴氏关系恶化,提出了一个合理不过的条件,接下来任由吕武去操作了。

  “吴就任上军将,武任上军佐,朔为下军将,绛新任新军将,其余职务不变罢。”吕武说完闭上了眼睛,接着享受一摇一晃的快乐。

  卿位又出现变动啦?

  那么排序就是……

  元戎吕武,中军佐士匄。

  上军将中行吴,上军佐赵武。

  下军将解朔,下军佐彘裘。

  新军将魏绛,新军佐羊舌肸。

  现场安静下来。

  解朔听到自己被降职先是一懵,想了各方各面之后,用感激的表情看了一眼闭目假寝的吕武。

  解氏的实力在这数十年是快速增加,然而总体来说有点“虚”了,别说是接任魏琦成为上军将,哪怕是担任上军佐都有点“德不配位”的样子。

  所以,只要还是在卿位之上,职务怎么变动都不会对解氏有后果太严重的影响,甚至卿位排后面一点会减少解氏身上的压力。

  中行吴看上去很平静,心里想的是:“如此一来,元戎便是把控四‘军’中的两个‘军’。”

  这位有为青年,他对自己的定位认知很透彻,不出现意外会在二十年内成为吕武的马仔,只要吕武不动荀氏(中行氏)都会极尽配合。

  解朔就更不用说了,解氏失去阴氏的庇护要被其余几个强力卿位家族分分钟吃干抹净,肯定会死死抱住阴氏这条粗大腿的。

  中行吴成为上军将。

  解朔降职成为下军将。

  上军佐是赵武。

  等于说上军就是属于吕武这一头的,中军肯定也听吕武本人调度。

  由于解氏实力有限的关系,再加上吕武会做必要的退让,范氏是作为另外一个大赢家来把持下军。

  必须要了解的是,晋国的军队就是从各个家族调动而来,以卿位家族的军官和士兵充当主力,中小贵族进行各种填补,等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把持军权,取得的是纳赋额度的操控。

  如果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也就是国家从社会进行征召,成为哪个军团的直属长官才算是把持军权。

  有没有纳赋额度对晋国的贵族异常重要,能够左右一个家族兴衰。这个也是卿位为什么会显得重要的原因了。

  气氛谈不上什么愉快,没什么好聊的就散去了。

  关于卿位变动方面,吕武已经做好了主,当时在场的“卿”不反对,肯定就等于是得到通过,需要向各个不在场的人进行知会。

  结果是,人在家中坐的赵武得知自己将成为上军佐,愣在原地的同时表情不断变幻,回过神来用非常复杂的表情,喃喃自语道:“更近一步了……”

  注意,是“更近一步”,不是“更进一步”。

  有那么一小会时候,赵武带着十足的困惑不解,纳闷地想道:“魏氏这是什么毛病?”

  有点少,抱歉啊。

  最近的剧情很重要,作者菌需要思考再思考,写起来更是要小心翼翼。

  两千字码了六个小时,敢信?

  6K至少要十个小时以上,简直没谁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