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 升迁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中宵,又为官多年,这一次回京,再任职当知州通判并不稀奇。

  杜中宵原来的阶官其实不高,只是因为是正榜进士,升迁起来比别人快得多,人人敬重。比如这次他直接升京官,而对于一般的选人官员来说,这是一辈子都跨不过去的坎。

  几人饮了几杯酒,说了几句闲话,杜中宵看着空中飞舞的花瓣道:“我初来永城,正是秋天,遍地金黄。倏忽之间就到了春天,繁花遍地。这半年忙碌碌,现在起来,却又不知道忙了些什么。”

  程县尉道:“节推如何这样说?抓了马蒙一伙,破了陶十七一家疑案,在朝廷是不了起的事情!兼且还在河对面营田,那里有人烟,从此就不再是盗贼聚集之地了。”

  杜中宵前世的印象里,破案不应该是地方官的职责,地方官应该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是。可在这个时代却不同,决疑案、狱空都是官员的政绩,而发展的主要指标是招揽户口。可怜杜中宵前世一直搞计划生育,他的潜意识里就认为人口太多不是什么好事,一时哪里转变得过来?

  顾知县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县里的吏人大多换过,节推来接任知县,人手有些窘迫,却是在下对不住节推了。马蒙这厮奸狡异常,竟然能买通全县吏人,哪个能够想到?”

  杜中宵笑道:“地方奸人生事,与知县何关?”

  话是这样说,其实地方不法的势力人家买通公吏,是公开的秘密,顾知县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这是天下的通病,他无心也无力改变这种局面罢了。公吏除了少数几位,大多没有俸禄,不收受贿赂,不做些违法的事,一家人吃什么?更不要说县里没有公使钱,平时几位官员的花销,经常还要经办的吏人们凑钱。便如今天为顾知县送行,酒菜是经手的吏人凑钱买的,他们总得想办法把钱捞回来。

  接任知县后,怎么管理手下公吏也是杜中宵头痛的事情。只让人家做事,不给人家发钱,时不时还要占他们的便宜,这差事谁也做不下去。杜中宵可以利用自己建的场务赚来的钱补贴吏人,但用什么样的名义,怎么形成制度,特别是不要被抓住把柄,都要想办法。县城里的正常收入,比如商税,以及专卖的酒盐之类,全部都有专门的监当官,直接收到朝廷手里。到时杜中宵手里多出那么一大笔钱来,总得有个说法。他是做官,总不能跟朝廷说,自己赚的钱自己说了算。

  顾知县兴致勃勃,与程县尉和董主簿议论着这几个月的事情,不时谢杜中宵。杜中宵只是微笑,心里却在想着以后的事情,实在轻松不起来。自己的官是升了,但从相对职责不重的两使职官,变成了一县之长,担子却重了许多,而且手中的权还不如先前大了。

  城外码头附近的酒馆里面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