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古矿洞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铁钎说不定是开矿用的!兄弟,你在前面看见了什么,说给我听。说不定,前边就是古人开矿的地方!”

  权二郎道:“那就是个小山坡,一无所有,怎么开矿?倒是山坡下面,平地挖了一个洞,一两丈方圆,洞里全都是水,不知道多深。我看那洞壁,倒像是人挖出来的样子。”

  杨大郎道:“既是人挖的,这样地方,除了开矿,还能做什么?带我去看!”

  权二郎有些不情愿,不过看杨大郎认真的样子,只好站起身来,带着他来到那个洞前。

  杨大郎一看地上挖出来的这个洞,心中就有了大致猜测。围着洞转了一圈,拾到几片掏片,迎着阳光仔细观看。这些陶片没有什么特别,可能以前是陶盆陶罐之类,只是年代非常久远。

  权二郎站在一边,对杨大郎道:“哥哥,你看那个做什么?这种东西,到处都是。”

  杨大郎头也不回地道“是没有什么特别,我只是看看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如果我猜得不错,这应该是前人挖矿留下的矿洞。只是附近并无冶炉留下,连痕迹都一点没有。他们若不是把矿石运到别的地方冶炼,就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冶炉早已不见了。”

  听了这话,权二郎笑道:“矿是这么好找的?若是如此,官府何必重赏,岂非傻子!”

  杨大郎放下手中陶片,口中道:“这一带古时冶铁的很多,这种采矿遗迹当然并不难找。但是你找到了地方,还要确定这里真地有矿脉,而且是大矿才有赏钱领。没这个本事,怎么领赏钱?”

  说完,沉吟了一会,道:“这陶片看起来非常陈旧,最少数百年前的,依我估计,不晚于两汉。”

  权二郎哪里肯信?陶片而已,还能看出年代来?

  见杨大郎弯着腰四处查看,权二郎百无聊赖,拿着铁棍,在草层中乱拨。拨了几下,发现铁棍头部沾了些小石头,骂道:“作怪,这里的石头怎么向我的棍子上沾!”

  提起棍子正要弄掉,那边杨大郎猛地转过身来道:“且慢!你把沾住的石头拿给我看!”

  权二郎吓了一跳,拿着棍子走到杨大郎身前,把头部伸过去,口中道:“石头有什么好看!”

  杨大郎把石头取下来,仔细看了看,又在铁棍上试了试,点了点头:“这里委实有矿,而且是给得的富矿。兄弟,你四处看一看,周围还有没有这种石头,越大越好。”

  权二郎根本就不相信这么容易就把矿找到,照着小石头的样子,四处乱找,不一会真找几块大的来。

  杨二郎把石头仔细检查了一番,对权二郎道:“兄弟,我们的运气不错,真在这里找到了好矿。你看这石头,能被吸到铁棍上,这是里面的磁铁。看这石头的样子,并不是天生如此的,应该是人从其他地方采出来的。再加上你手中开矿的铁钎,可以确定,这里就是古人采铁的地方。”

  权二郎虽然不信这么容易,见杨大郎说得斩钉截铁,喜道:“如此说来,我们可以去官府领赏了?”

  杨大郎笑道:“哪里那么容易!我们还要查看这洞里到底有没有矿脉,走势如何。如果只是一处小矿,早被前人采光了,哪个会给你赏钱。后面的事,才是最麻烦的。”

  权二郎道:“这要如何探查?我们只要报上去,由官府来做好了。”

  杨大郎连连摇头:“这样的古矿坑,周边定然不少。现在报上去,纵然有赏钱,也必然不多,不是折浪费了一场机缘。我们且在这里住下,这几日仔细探一探这里,再看看周围还有没有矿苗。”

  铁矿最多的是磁铁矿和赤铁矿,除了颜色,磁铁矿天然有磁性,并不难找到。真正显示技术的,是从矿苗和矿脉的大致走向,不同的显露矿苗的点,估计矿的大小。这才是杨大郎的价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