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各有侧重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庞职权,到时难免手足无措。”

  包拯道:“节帅说的是。除了党项,其余势力该不该也如此?比如高昌国。年末铁路就会修到黑水城,那里离着高昌已不远。可朝廷对高昌国势力一无所知,只知其王为阿厮兰,高官贵戚完全不知。”

  杜中宵道:“不只是高官贵戚,就连高昌国王也不知道多少。阿厮兰番语是狮子的意思,西域那里习惯用这称号,不只是高昌国王,许多国王都称狮子王。”

  包拯点了点头:“也有此说。听说喀喇汗王也称狮子王,想来是他们那里风俗。”

  杜中宵道:“没有办法,此事只能留待以后。等到西域商路开通,来的番商多了之后,我们了解了那里局势,也可以派商队到那里去。只要铁路到了黑水城,也就由不得他们不同意了。”

  包拯道:“太宗年间,王延德使西域,到高昌的时候,契丹使节也在,两使差点火并。去年宗真毙于唐龙镇,不知高昌那里还有没有契丹使节。我们不妨上书朝廷,派使节到西域出使,看看他们那里对朝廷到底是何态度,再定行止。”

  杜中宵摇了摇头:“今时不同往日,朝廷又派使节,总要他们先派使节来才对。”

  “也对。”包拯点了点头,不再提起此事。王延德出使西域,一是当时对西域情形一无所知,不知那里还有多少名义上属于中原朝廷的势力。二是河西未靖,朝廷需要西域势力支持。现在不同,对于西域的几大势力,虽然不知他们详情,却知道大致分布。随着党项击败高昌,吞并瓜沙二州,那里已经没有什么汉人的独立势力,不需要再去联络。宋军现在军事优势,要向西扩展,也不需要西域势力支持。

  喝了一会茶,杜中宵道:“除了西域高昌国和喀喇汗国,还有北边的鞑靼诸部。契丹设有倒塌岭节度使,有西北路招讨司,筑有镇州城,鞑靼诸部对契丹极为恭顺。凡有战事,鞑靼无不请战。如果今年重元和洪基开战,鞑靼诸部必然参战。如今上京道为耶律仁先所部占据,鞑靼十有八九,会加入洪基一边对重元作战。这两个月,要把鞑靼各势力摸清楚。年初一战,庄浪部首先投靠朝廷,答应他们扩展牧地,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契丹内战我们不参与,但其西边的各势力,不能让其自在。”

  包拯听了道:“节帅意思,要对北边鞑靼部动手?”

  杜中宵摇了摇头:“北边是大漠草原,人口稀少,可不容易动手。要在大漠草原修铁路,不是容易的事,修好了也无法养护。对鞑靼动手,非有数万之众的骑兵,穷绝大漠才行,现在的时机未到。可以给庄浪部支持,冬天多卖些粮食,让他们跟鞑靼争夺,总不能让他们安稳了。”

  庄浪部向北,就是戈壁大漠了,不是作战的地方。要想平定漠北之地,最稳妥的办法,还是灭了契丹之后,从东边修铁路过去,就容易得多了。契丹都能在漠北腹心建镇州,完全控制住鞑靼诸部,宋朝当然也可以。只要铁路到了契丹中京,北边一路修过去就可以了。

  河曲路控制的是漠南,草原游牧民族要南下,失去了最重要的跳板。要控制漠北,以这里为基地就不经济了,应当以幽云为基地才对。

  等到大军整训完成,当然不能老老实实守住这几州。相对于十几万宋军,周围的势力实在是太弱小了,除了契丹和党项,数万之众就可以横着走。

  杜中宵的计划是以几个月的时间收集情报,而后支持庄浪部向北压迫鞑靼,宋军以黑水城为基地图谋西域。特别是高昌国,摸清情况,不管是战是抚,宋朝的势力必须深入才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