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3章 花市灯如昼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吃元宵。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有些地方叫大(小)年,元夕或者灯节。

  吃元宵,闹花灯,火树银花不夜天,依人悄约黄昏后。

  元宵是北方的叫法,南方称为汤圆,北方是以节喻名,南方的叫法更贴合实物。

  节日的名称来源于道教三元的上元,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所以就叫成了元宵。

  节日的名称来源于道教,节日的兴起却又缘于佛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溯古追源,这个节日能上溯到西汉,那时候叫上辛夜,皇帝祭祀太一神,也就是天神,这是汉武亲封的道教的最高神。

  祀礼在甘泉宫,仪式要进行一整夜,从黄昏开始,到天明结束。

  话说古代当皇帝是真心不容易,各种大祀仪大祭祀,动不动就是几个时辰一整夜的,体格一般的真罩不住。

  这个太一可不是东皇太一,而是汉武心里永远的男神,其地位也是汉武一步一步架起来的。在那之前供奉的是五帝,汉武之后唯尊太一。

  到了东汉,佛教东来,在这边扎根衍长。

  佛教是汉明帝不远万里遣使请过来的,不是自己发展过来的。

  佛教和道教主要在民间流传不同,一来走的就是上层路线,那时候的信徒主要都是达官贵人和皇族,这也是他能迅速发展生根发芽的原因所在。

  其实就是达官贵人皇族之流比较闲,也更容易相信佛教的那一套理论。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闲功夫扯蛋。

  之所以发展壮大力压道教,就是路线走对了而已。

  汉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就此揭开了正月十五点花灯的序幕。

  也揭开了佛教大发展的序幕。

  和尚住的地方叫寺,也是从这个时候定下的规矩,是为了表现尊贵的意思。寺在那个时候是官称,大约等同于现在的部。

  比如大理寺,就是现在的最高检最高法还有公安部的集合体。

  汉明帝为佛教修建的寺就是洛阳白马寺,国内佛教的第一座寺院,被尊为祖庭,当时主持的僧人是汉明帝使者从古印度请过来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那个时候和尚并没有什么三规六戒,喝酒吃肉搞对像结婚,和普通人都一样,更像是一个哲学学者。其实本来佛教里的荤也不是指肉。

  到了南北朝,佛教大兴,信佛教的达官贵人皇帝什么的更多了,包括很大一部分上层人士。这个也是没有办法,上行下效嘛,谁敢不跟着皇帝的步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想像那个时候佛教的盛景和影响力。

  相对于传统道教,佛教在我们这里的起点实在是太高了,上来就是国家级供奉,举国之力宣传扩张,各种特权在握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