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6章京城的申城特产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号,又是一个大晴天。

  上午张彦明陪史密斯去看了一下他的农贸市场。孙红叶和安吉丽娜带着人去逛街,美其名曰考察。

  市场不算大,单层一千多个平方,买的一栋六层老楼改造的。

  申城这种外国人的老建筑特别多,几个区原来都是老租界,都是外国人开发建造的。

  市场离江宁路不远,三百米左右,守着十字路口,各方面感觉都可以。

  红梨公司的总部直接就搬了过来,上面三层办公,下面三层是市场,这会儿都准备差不多了,牌子也挂上了。外国人不讲咱们揭牌那一套。

  来自阿米丽卡,欧罗巴还有大洋洲的农牧产品,特产,海产,酒类还有史密斯自己家生产的小型农牧机具。

  整个大楼里飘散着一股海鲜味儿,好在没有活畜。

  市场还没正式开业,订单已经接了不少了,都是一些酒店饭店酒吧西餐厅,包括相关的一些政府单位。

  申城的有钱人将来也会是这里的长期消费者。

  中午就在边上的饭店吃了一口,吃过饭张彦明带着助理过江,去新区管委会。

  市里主管新区建设的副市长亲自下来了,大家见面经过一番客套,慢慢谈到正题。

  这事儿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一方要投资,一方需要投资,你好我好的事情,一拍即合。

  尤其是这种成规模的大型投资,一个项目就可以带动一大片,能产生的效应和对点经济的拉动都是政府乐于看到的,就不用说后面带来的人员就业了。

  而且张彦明除了对土地规模以外还没有其他要求,这就更好了。这个年头的投资者哪个不是一堆这样那样的事情?从资金到政策要个没完。

  东亚个人股东的身份在这中间起了不小的作用,作为一家九十年代初就进入申城的国际银行,在这边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巨大的。

  看看人家这投资,自己带着银行过来,就问你服不服?

  所以张彦明就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自己相中的几块土地,算是占了一把便宜。确实是大便宜。

  不过这事儿要分怎么看,在日后肯定是便宜,但在这会儿谈不上,平均两万多的地价在这个年代来看已经是相当惊人了。

  没有人想得到就是一年半以后,地价就开始再一次飞扬。

  接下来就是勘场打标出红线,张彦明带着小助理在满是泥泞的荒地里踩了好几天,等到了江边这边才算好一点,都是旧屋,总算有街道。

  三块地,用了一个多礼拜才算搞完,孙红叶已经带着助理去了江宁。

  管委会这边一个副主任始终陪着,还几次提及要给张彦明介绍另一位活跃在这边的地产商,都被张彦明推辞了,他对这个不感兴趣,也不想掺合进别人的事情里。

  他也没有时间,已经十二月六号了,马上得回京城开会,还有综艺的事情要忙。十二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