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万历十七年的会试科考题(上)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旧入阁办事,便差官行取驰驿来京。”

  朱翊钧说罢,还朝三位辅臣微微点了点头。

  申时行行了一礼,继续道,

  “昨该礼部郎中高桂论奏科场事情业已奉圣旨,除有无弊端,听候该部查明覆请外,惟免覆试一节,臣等犹自不安。”

  申时行才说了一句,朱翊钧便突然恍然大悟。

  对啊,这个礼部尚书它可以是虚衔阶官,也同样可以是职事官,这个权力范围在晚明是经常变化的。

  而申时行和王锡爵如果想要执意覆试顺天府那几个被弹劾有问题的举人,其中就一定会动用礼部同都察院及科道等官来监考。

  以朱赓素不结党的脾性,那不用说,即使皇帝下旨同意覆试,那他一定会托辞不出,让其他礼部官员代他行使职责。

  谷/span但这托辞不出又不能仅仅应用于覆试这一件事上,后面紧跟着就是会试,礼部要忙于会试事宜,朱赓如果想避嫌,那就必须一次性避嫌到底,全然不参与这次春闱才行。

  可倘或堂堂礼部尚书先不参与覆试,后又接着不过问春闱,难免会惹出议论。

  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抬出一个位高权重,既有资格任礼部尚书,明面上又不会偏袒申时行与王锡爵亲属的人来接替礼部尚书的义务。

  因此即将守孝期满的王家屏,便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更何况,朱翊钧在心里对自己笑笑,历史上的王家屏还有三辞三让这种拖延方法,他只要稍稍了解一下顺天府乡试案的情况,就一定会跟朱赓一样选择避嫌不出,待会试过后再应召入阁。

  申时行见皇帝颔首不语,接着道,

  “即谓字迹可疑,文理纰谬,及疑信相半,则必待会官覆试,而后有无真伪,耳目难掩,果纰谬可疑,则当严行黜革,使知朝廷无可逃之法,果非纰谬,果无可疑,则当明示存留,无使诸生抱不白之冤。”

  “然后行法公平,持论归一,臣等之心事可白,诸人之疑谤可杜,揆之法体,亦当如此,若但徼圣慈宽宥,免行覆试,则在皇上衹惜辅臣之体,而屈法以施恩,臣等衹为文饰之词,而侥幸于苟免,将使疑者愈众,而言者无休时,臣等惟有以去而已。”

  朱翊钧这时已然看出了阁臣的打算,他实际上真有些可怜申时行和王锡爵,都已经打拼到阁臣了,澄清一件莫须有的事情却依旧如此艰难,依旧须得谋划再三,排除异己,再小心翼翼地征求九五至尊的同意。

  朱翊钧感到体内有一种冲动,他的内心忽然闪过一丝渺茫到近乎虚无的想法,如果这时候自己能鼓起勇气跟眼前的三位阁臣科普一番何为民主与平等,会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效果?

  这股冲动只持续了短短一瞬,就被理智压制了下去,朱翊钧清了清嗓子,淡笑回道,

  “朕深信先生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