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朕要用百姓打赢信息战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跪下来磕了三个头。

  “权宦”说白了就是奴才中的最高等级,再高也还是奴才。

  但是宦官有一项权力就是能直接向皇帝反映情况,而反映真实情况难免就会触犯各级行政官员的利益,于是宦官便很有可能被收买所包围。

  一般而言,收买的结局对宦官和官僚都是有利的,对抗于双方都是有风险的。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监察系统中说真话的人趋于减少,太祖和成宗两代人构建起来的直属于皇帝的信息通道被再次堵塞。

  因此最终摆到皇帝面前的,定然已经是严重扭曲的情况,无论是文官、勋戚还是宦官,谁禀奏的陈言皇帝都不敢全然相信。

  皇帝在这种情境下就相当于一个看上去威严无比,实际却又聋又瞎、永远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

  一个又聋又瞎的人,无论曾经有多大的成就,在帝国体制中终归会遭受轻蔑。

  即使是教员,在秘书那里得到的评价也依然是“能治天下而不能治左右”。

  当然这个评价比天下左右皆不能治的崇祯皇帝得到的要高多了。

  客观上来说,崇祯皇帝确实并不算一个亡国之君,他是一个普通皇帝。

  一个普通皇帝因为官僚集团的从中作梗,和监察系统的总体失灵而感到为难,并不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情,但崇祯皇帝依然为此上吊自尽了,这便是他气性刚烈。

  因此朱翊钧拎得很清,他一则明白自己既不伟大也不英明,他当皇帝完全是因为他穿越成了万历皇帝。

  假设他穿越成了李自成或者皇太极,说不定结局就是甚么也当不上,甚么大事也没干成。

  二则就是他承认皇帝确实是个又聋又瞎的人,这一点绝不因为他熟读明史,或者熟知万历朝各大历史事件的走向而转移。

  承认这两点是相当无奈的,教员曾经就试图否认这两点,他用极其猛烈地手段去反击官僚集团,搞得腥风血雨,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相对胜利,但最终还是落得了一个“三分过”的身后名。

  而朱翊钧就比较平和了,反正他本来就不对大明的任何一个势力集团寄予任何希望。

  他想走的是历史上另一种群众路线,张诚他一个奴才听了也不懂,他讲了也白讲,不如少费些口舌。

  “嗯?”

  皇帝屈指敲了敲案上的奏疏,微微侧过头道,

  “说实话。”

  一殿亮堂堂的烛光铺天盖地,火苗的影子在皇帝的瞳孔中丝丝跳动。

  张诚回道,

  “军中的事都是一样套路,辽东自然也不例外,要打仗就得养兵,养兵就得有钱。”

  “奴婢公允地说句话,李总兵要花的钱绝不止在辽东李家军那处一摊子上,这上上下下的官吏他都得打点到位,不到位就一定会出乱子。”

  “皇爷不管换了谁去,刘綎、陈璘、邓子龙,都是同样的结果。”

  朱翊钧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