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中医和西医的共同问题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士面诊四哥儿后,可有说些甚么?”

  张诚一愣,随即回道,

  “贵妃娘娘没说甚么,皇爷做的决定,贵妃娘娘哪有不赞成的理儿呢?”

  朱翊钧忽然就叹了一口气,张诚不愧是在冯保之后逆袭上位的司礼监掌印,一句话就能直戳他皇爷的肺管子,

  “贵妃到底是明事理的。”

  朱翊钧收回了手,用目光和朱常治进行了无声的永别,

  “行了,快把四哥儿送回翊坤宫罢。”

  乳母应了一声,向皇帝行了一礼,赶忙便退出了文华殿。

  张诚见皇帝没有听洋人的那些鬼话将朱常治开膛破肚,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前朝对于国本的争执他是知道得最清楚的,郑贵妃的福气在后头呢,他可不敢得罪她,

  “皇爷,既然那范礼安对四皇子的病亦是一筹莫展,那这些西洋医书……”

  朱翊钧回过身,将手中的鸦喙钳往御桌上一搁,又重新坐了下来,

  “发下四夷馆推广。”

  张诚道,

  “可……”

  朱翊钧像是知道张诚要劝他甚么,才吐出一个字就回堵道,

  “洋人现在还没必要去费尽心机地害我大明。”

  张诚提醒道,

  “可倘或科道官得知此事,则一定会说,这佛郎机洋商既然早知日本对我大明图谋不轨,却周旋于中日之间,两面三刀,恐怕并非善类。”

  朱翊钧笑道,

  “范礼安若是图谋不轨,他方才就不会将尚且滞留在日本的陆若汉引荐给朕。”

  “日本的事朕是知道一些的,我大明产丝绸,日本产白银,用丝绸在日本港口换取白银,要比在两广合算得多;反之,同样一件丝绸,在中国花少量白银就能买到,而在日本则要花上几倍的价格。”

  “佛郎机洋商在中日两国之间充当中介,澳门的佛郎机人靠中国的生丝生意赚钱,他们盼着大明蒸蒸日上、盼着朕亲近他们都来不及,怎么会在这时候得罪朕呢?”

  朱翊钧替张诚想得周到,大明要再延续三百年,五百多年加起来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能为底下人考虑得面面俱到的皇帝,

  “科道官若是因此有谏言,无非是同在广东十三行有生意,怕朕赚了他们原本该赚的钱,才会想方设法地离间朕与西方传教士。”

  “他们要上这种奏疏,你在司礼监则尽可以替朕拦下,实在拿不定主意地再呈给朕嘛。”

  “这有的时候,利益相关比国家大义更能鼓舞人心,只要我大明还是中国的大明,是这片土地上的大明,不到万不得已,洋人是决计不会轻易与朕交恶的,这一点朕有信心。”

  朱翊钧的话一向是有历史根据的,实际上历史上晚明的洋人,无论是传教士还是洋商,只要在中国有贸易利益的,都为大明江山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反而是那些在大明当官的所谓“自己人”,倒是一个个降清的降清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