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模范官庄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秀儿竟然起了杀心,林逸成心中一阵着急,一句刀下留人就差说出口了。

  谁知秀儿却举起手说道:“此獠之罪孽,天日可见!”

  “然而,某只代指挥使巡视此地,却不能代指挥使杀了此獠!”

  “来人啊!将此人带上枷锁,送往泉州,请指挥使发落!”

  “诺!”几名军士听命过去,将那姓章的主事,拖着就走。

  见她只是抓人,林逸成才生生地忍住了几乎要脱口而出的话。

  随后,秀儿又命人寻了几个黎人录了证词,再将那些铜钱清点后,封成卷宗,一并送往泉州。

  待铜钱清点完毕后,秀儿又在收购点外,设了一个点,专门退还赃款。

  众黎人见状,哪还不欢呼起来?

  秀儿趁热打铁,大声地宣讲道:

  “在泉州之时,指挥使,便时常对某说道,汉黎一家亲!汉人和黎人,都是大唐的子民!”

  “指挥使绝对不会允许任何欺负黎人的事情发生!”

  “若是日后,你们再遇到此类事情,只管来找某,来告诉指挥使!某定然给你们给你们一个公平的答复!”

  说完,又是一阵欢呼!

  而林逸成也只求秀儿不要在崖州杀人,至于这般话语,能让更多黎人将棉花送来,倒也不反对,便由得秀儿去说了。

  而秀儿,等处理完这个案子,又守着黎人们将退还的铜钱领走,才离了崖州,往儋州而去。

  儋州的状况比崖州要好了许多。

  在儋州住持民政的,是崔海龙的前智囊,柳树心。

  他对儋州情况的熟悉程度,还在前儋州刺史徐永和之上。

  而合作社派过来的两位之事,一位是苏文合,一位是黄成,也都是有心办事之人。

  再有崔富贵在冲头庄的示范作用的带动下,第一年,在儋州的众官庄,棉花播种面积便有两千亩之多。

  虽然都是仓促间劈的生地,指望不上太高的收成,可比起崖州象征性的百十亩,可要强多了。

  其中生长势头最好的冲头庄,已经收了二十余石籽棉。

  品质虽然有好有差,可比起崖州聊胜于无的几朵棉花来,这里的棉田,才能算得上是棉田!

  只是,也因为自家棉田长势还可以,苏、黄二人便没有像林逸成那般,掏空心思去尽可能地多收购棉花。

  以至于,儋州入仓的籽棉、皮棉、棉籽的数量,比起崖州,反倒远远不如。

  走了一番标准流程后,又看过建在冲头庄的棉纺织场后,秀儿先是赞了一声种植棉花得力的苏、黄二人,称他们试种棉花的动作做得很好,庄子管理得当、不愧为模范官庄。

  赞完之后,却是一个转折道:“官庄种棉花,只是试行若干亩,总的产量,肯定还是有限的。是无法满足棉纺织场的需求的。”

  “所以,这两年,官庄种棉花,是为了学习棉花的种植技术,为了日后能推广到各地。并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