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对立双方,谁也没有把握稳获全胜的时候……除非是生死大敌,否则,就会保持戒备的同时,进行妥协……

  比如五代之后的宋代和辽国,两两之间,又战又和的,最终却用岁币的方式,维持了一段百余年的和平。

  现在的南诏和安南的情况,竟然也有几分相似:安南对南诏有军事方面的优势,却暂时无力吞并整个南诏。

  南诏有心抵抗安南,却被早些年的与大唐的战争耗尽了国力,再加上郑买嗣以权臣监国,内部并不安靖,无力施为,只能任由唐人在南诏各地售卖各式商品,攫取利益。

  只是,南诏不是北宋,在南诏掌权的郑买嗣也不是宋徽宗;他想着的是,借着这段时间来休养生息,再图富强!

  而安南也不是辽国,王延兴和王采儿也不是辽道宗,他们可不会安安心心地收着财货,待在公馆行营不思进取。

  所以,在这热火朝天的财货贸易之下,其实是暗流涌动。

  采儿主持安南之后,便一直都没放松对南诏的渗透,不过,为了不过度刺激郑买嗣,军事行动一时还只限于两地交界的和蛮部和僚子部两大部落。

  然而,在和蛮部首领古满投降后,这进度就有点不受控制了。这古满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打了鸡血,在拉了五千多人给陈继科当新兵之外,自己竟然又拉了两千多人的队伍,主动为攻打僚子部的前驱。

  和蛮部和僚子部,本是一根同源的两个部族,互相间还颇为熟悉;再加上,一个在红河东,一个在红河西,隔着一条红河,向来井水不犯河水。

  就在半年前,陈继科进兵和蛮部时,两部还曾在南诏的号召下,要携手并力对抗唐兵。

  当然,红河水道被扬波军掌握在手中,僚子部与和蛮部就被事实上一分为二,这种所谓的合兵共进之策,便不攻自破了。

  可就算没有同袍之义,也有共祖之情啊!

  却哪里想得到,投降后的古满,竟然会当真全力协助陈继科?

  在古满这个最大的蛮奸的带领下,才三个多月就将僚子部,轻轻松松地拿了下来!

  想想,这情节,当真像是在看戏一般!

  失了和蛮部,又失了僚子部,南诏可就不好过了。

  南诏在这一带的行政区划名叫通海都督。是南诏占领大唐剑南道南部的姚州和戎州后,划了一片区域所建。其治所通海都督府位于后世云南的通海县附近……这一带有湖、有河、有坝子,是整个通海都督的核心区域。

  这个核心区域大致分布在,红河的东岸,由通海都督府、建水城和目则三座主要城市牵成的一条线上。

  可从目则再望东或者往南,那一片片绵绵不绝的青山,就是僚子部的范围。

  也就是说,失去了僚子部的通海都督,便如褪去了亵衣的少女一般,柔软的小腹,已经袒露在了采儿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