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下地_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她也了解家中的几位老人,如果夫君敢辞官,他们就敢绝食给他看。

  没过几天,即使之前一直流传着陈家要迁移的消息,可最终还是发现这只是个消息而已,不是实际。

  陈家在这里住了五六天,之后外公他们想着家里的庄稼,就不肯再住,非要回去。

  顾家人没办法,只能应允。幸亏两边离得不是特别远,以后每年或两年见一次面还是可以的。而且本朝的驿站系统发达,两家可以方便通信,这稍微减少了双方的伤感。

  陈家来时带来了很多湘省那边的特产,回去时,顾家人给的东西更多。

  送别陈家人后,顾青云发现爷爷奶奶他们的精神比以前更加旺盛,还有他娘亲,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更多。

  之后,二叔他们一家回到县城,只留下堂弟们还在林溪村待着,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向顾青云请教问题。

  顾家发展到现在,人口是越来越多了,不说顾青云生了三个孩子,顾青平和顾青安也分别生下同样的数量。排行下来,顾永良他们这一辈就有六兄弟,三姐妹。如果加上顾伯山那一房人,孩子的数量更是达到十四个。

  现在大丫顾莲他们偶尔还会来林溪村住几天,家里的孩子就更多了,大家年纪相近,活跃程度不等,整天闹腾得不行,除了顾青云兄弟们的书房不敢进,其他就没有他们到不了的地方。

  顾季山和老陈氏见到这枝繁叶茂的情景,心里骄傲快活极了,对孩子们几乎是有求必应。相比三十年前,顾家只有顾青云这一根独苗苗,现在的顾家多昌盛啊。

  不过问题来了,孩子一多,家里的空间就相应减少,于是趁着顾青云他们在家,大家就商量着另起房子。

  主要是顾二河他们这一房买下隔壁的地另起院子,现在的位置全部留给大房。

  顾青云当然没意见,能改善居住环境有什么不乐意的?虽说要花钱,不过他爹娘有收入,不肯要他的钱。

  顾青云知道,没有意外的话,他儿子这一代几乎就是这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他的影响,家里的堂哥堂弟们生的孩子都不算多,只要有两个儿子就不想再生了。这让他颇为心虚,似乎自己年少时曾经说过孩子贵精不贵多,如果教养不好,就是生十个孩子都可能没出息,如果教导得好,生一个也能光宗耀祖。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他的确不想生太多,太多了照顾不过来,即便有下人在,可下人不等于父母。孩子一多,父母花在每个孩子身上的精力就会相应减少,加上人心是偏的,总有孩子更讨人喜欢,那另外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人多矛盾就多,处理不好的话以后自己年老致仕了,还得为他们担忧。

  他这种想法在古代简直是大逆不道,世人讲究多子多福,像顾青云这样控制子嗣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