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1章 燕京地标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省视察结束之后,韦珣没有继续滞留,因为随着年关将近,内阁的财政预算会议还需要他在场。

  如果不是没有时间,他可能还想到关中看看。

  关中是华夏的腹心,也是华夏文明从零散到统一并走向辉煌的起点。

  不过人不去不代表韦珣不关心关中的生态治理。

  不论是陇西的山岭还是陕北的黄土高原,植树造林的效果虽然还未体现,但韦珣却能从一张张灰白色的照片中看到当地干部的努力。

  这些照片都是韦珣的侍从室侍从带人到现场拍摄的,林林总总四百多张。

  照片上都是球后光溜溜的小树苗,仅有膝盖搞,这些耐寒耐旱的树苗或许还需要十年以上才能成为小树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保水保林,遏止环境恶化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但又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大事。

  在内西北四省的甘陕宁青及外西北的北庭、昆仑、伊丽三省,植树造林是比搞经济搞建设更重要的事情。

  当然,植树造林不是盲目的种植所谓的耐寒耐旱植物。

  因为植物本身就吸收和挥发大量的水分,选择适宜的树木灌木合理的搭配才是根本。

  而植树造林的成果和成绩都是做不得假的,哪怕不去视察,一张张照片就能让韦珣知道干部是否努力。

  想要让西北恢复一定的生态,时间绝对是漫长的,需要两三代人才能初有成效。

  为此韦珣还将惊蛰定位华夏的植树节,各地方的部门、企业、学校,都要力所能及的进行植树活动。

  这个活动可不是种了就行,而是以林区划分,安排退役伤残士兵进行管理。

  而当地的武装部,每月也会进行拉练野营的同时抽出一两天的时间去浇水除草。

  也就是西北这样不用承担太大的国防责任的省份才能推行武装部协助植树造林的活动。

  原因就是近几年来,关中和陇西的人口移民了四成,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兵役的兵源减少。

  火车专列上,韦珣看完一堆照片之后,闭目靠在座椅上。

  何应钦和谢益见此,默默的退到两边。

  等五天的韦珣反反复复的半醒半睡之后,总算到了燕京。

  此时的燕京正在下雪,临近燕京新城郊外时,车道上已经是车水马龙。

  沥青的路面,行车道上满是各式的汽车,不过数量还不至于堵车。

  相比汽车的快速穿行,慢悠悠却将整个非机动车道占据的自行车是华夏燕京如今独特的标志。

  来来往往的人流见到警车开道的庞大车队,都纷纷驻足观望。

  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但他们依旧对车内的大人物是谁充满了好奇和猜测。

  等停到燕京新城的帝国大道,何应钦才低声说道:“陛下,到市中心了。”

  闻言,韦珣睁开眼睛,轻揉了几下眼睛和太阳穴。

  此时车队正在一个十字路口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