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8章 黄金十年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的北方进入晚秋,十一月初的燕京显得格外的清爽。

  在世界格局风起云涌的时候,华夏的全国运动会也进入了决赛阶段。

  全国运动会的举办让华夏国民心中出现了强烈的对比,就像另一时空新闻联播时常播报华夏国泰民安,外国水深火热一样。

  在全国运动会举办之余,华夏的报纸也是载歌载舞的宣传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日渐富足,与之相对的是巴尔干和南美的战争创伤。

  有了对比自然有了额外的幸福感。

  曾经他们艳羡的洋大人现在在打生打死,曾经他们羡慕的富户生活,现在基本上都能吃饱穿暖,这如何不让他们知足呢?

  华夏虽然屡屡有战事,然而这些战事都发生在国门之外,少有波及腹心地带。

  十年的生活安定,十年的移民政策,十年的工业发展以及持续十年的低农税商业促进法案,让华夏有了一个黄金十年。

  仅仅是十年的发展,国民收入从不能温饱的贫困阶层到了如今的基本温饱迈向小康。

  这十年期间,华夏的学者认为应该被称为黄金十年。

  苛捐杂税的减少了国民负担,农林牧渔等行业的扶持让国民有了余粮余钱,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铁路、公路的兴建让华夏的物资流通更加快速和高效。

  盗匪、恶霸、地痞、流氓在高压的打击下成为少有的存在,更是让城镇和乡村的治安得以改善。

  兵威将广,士卒用命,辟万里疆土,藏富于民,百业振兴。

  天下大治,莫过于斯,盛世天朝,不过如此。

  还有全民义务教育的出现,更是让重视教育的华夏人民切实的感受到未来可期。

  所以此时的燕京不论是新城区还是旧城区,都是人山人海。

  甚至于现在的元山外面,都每日聚集数千人。

  现在的燕京,虽然比不上后世国庆的燕京,但比之劳动节这个黄金周的燕京也只是差了三分。

  从山海关到八达岭,从新城区到天津,到处都是旅游的游客。

  这些游客原本就不怎么想看运动会,大多都是赚了点小钱,希望给自己找个由头,好好看一下如今的华夏首都是什么光景。

  等他们真的到了燕京两个城区之后,也确实明白了报纸宣传得并不假。

  郊区的风景名胜,旧城象征历史沉淀的亭台楼阁和故宫,新城象征着华夏未来的各种新奇玩意,哪样都让人看不过眼。

  反倒是第一次全国运动会观看的人数虽然多,但热度却被各种景区分流了不少。

  承天门广场此时更是热闹,现在的承天门广场在国庆之后被改名为龙腾广场。

  命名的原因是广场中心开始兴建一个巨大的图腾雕像,这个雕像比白头鹰国的自由女神像还要巨大。

  全国的报纸都隔个几天报道一次这个龙图腾的建造进度。

  从最开始的搭建框架,再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