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八章 改造_烈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朱平安的心目中,关外的满清铁骑始终是最具有危险性的敌人。对付这种彪悍的骑兵,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要么就是训练出一支同样精锐的骑兵之师来,要么便是以科技的发展,也就是**来对付,火枪和火炮也正是这种兵种天然的克星。

  遥想当年的英法联军对阵三万僧格林沁统帅的八旗精锐骑兵时的战绩,便可以看出火枪对于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有着多么大的杀伤力。

  然而,朱平安却忽略了一件事情。16世纪中叶,法国钟表匠马汉在德国人基弗斯和西班牙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已经面世,但只是王公贵族玩物和收藏品的燧发枪进行了完善和革新。他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还在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这种结构的射击模式,取代了以前火绳枪的明火射击模式,极大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设射击速度。由此,燧发枪开始进入军队中服役,但真正成为日常的制式武器,却是在18世纪初了。

  作为燧发枪的革新者和推广者,法国陆军在17世纪末也只是将燧发枪配备了掷弹兵而已,直到1717年才明令将燧发枪定为军队制式武器,并配发海陆军各个步兵兵团。

  所以,朱平安就要面对一个问题,对于现如今的大明,包括佛郎机人来说,燧发枪都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武器。

  不过,灰心之余总算还有一点希望。崇祯八年时,毕懋康发明出一种原始意义上的燧发枪,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射击精度和射程都有较大的偏差,而且成本较高,所以在当时也未得到推广。现在想起来,只要能找到毕懋康的这一作品,并加以改良,未必不能得到好的结果。

  但就目前的条件来说,既然洛佩斯的火绳枪已经引进过来,当务之急便是立刻投入训练,毕竟离满清鞑子再次入寇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朱平安顺手抄起一支火枪,用棉布擦去枪身上的油渍,掂了掂重量,迈步走到旁边的一座营帐后边,正对着山林。

  朱平安装好引药和发射火药,又将含在口中的弹丸送进枪管,以通条将火药弹丸捣实。不可否认,这种火绳枪的操作实在是繁复无比。饶是朱平安平时也接触过匠作坊的火铳,此时操作起来速度仍然不快。

  随着朱平安一声命令,早有亲兵跑过来,点着了火枪的火绳,看着那嗞嗞燃烧的火绳,岳锦峰和邱泽两人对视了一眼,不免有些担心,现如今大明军中除了边镇,用到火枪的人马是极少的,大明军中的火枪炸膛几率极高,更何况这还是海外蛮夷弄来的货色,岳锦峰等人始终是有些信不过。

  朱平安却是沉稳异常,不论是后世的在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