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七章 枪管镀铬工艺(上)(35)_崛起军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刚入冬,历时近一年的新式自动步枪的研制方才有了阶段性成果――样枪试制成功,紧接着便投入到紧张的实弹测试阶段,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枪械也是一样,不管纸面上的数据如何先进,只有真实的打几下,才能看出真正的优劣。笔%趣%阁qu

  新式自动步枪自然跳不出这个普遍真理,也正因为如此,这一试果然找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准星基座不牢,再就是连发时枪口跳动太大,更有一回严重的导致枪内击针断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于是从1949年11月中旬一直第二年3月初,柏毅所领导的自动枪械课题小组便在靶场与车间内来回奔波,一边查找故障原因,一边着手改进,一边进行测试,之所以将测试搞得如此漫长,一方面是为了对枪械的性能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另一方面也是检验其可靠性究竟如何。

  然而抛开这些积极的汇报性质的理由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柏毅等人缺少必要的测试设备,不同于前世的枪械检验测试,有着专业的场地,四周布满了高速摄像机,应力测距器,速度测量仪,甚至连温度控制设备都会配备。

  至于高性能计算机,专业的靶位更是不可忽缺,正是在这样的强有力专业设备的支撑下,枪械设计人员只要坐在幕后的电子显示屏前,就可以将扣动扳机,子弹出膛,飞行轨迹,命中目标,损伤效果等等数据一览无遗的看在眼里。

  那个地方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那个位置出现了异常波动,都有计算机解算的数据做支撑,只要一条条的对比数据便可快速的查找失误的原因,可是现在,没有高速摄像机,没有专业的测量设备,更没有用于计算的测量设备。

  想要搞到枪械的基本性能数据,只能用最简单的口令、秒表、卷尺以及双手和眼睛,其数据偏差之大也就可想而知,所以每当午夜梦回的时候,柏毅很羡慕以前的装备检验工作,只要坐在电脑前噼噼啪啪的输入几组数据,便可将所有情况了然于胸。

  但现在,最高级的计算设备就是算盘,最快速的测量工具就是秒表上的指针,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人工去计算,然后在一样样的去对比和查找失误的原因,如果这项工作做个一两个星期还好,要是反反复复的做三个多月,那简直会将人给逼疯。

  然而全自动枪械小组的人,却都是一群耐得住寂寞的人,不是他们有多么崇高的觉悟,更不是为了什么得失利益,他们想要的就是要将这把属于中国人自己造的枪搞好,搞精,简简单单的想法,却折射出兢兢业业的作为。

  柏毅刚开始很不适应,甚至一度都准备另组个摊子搞计算机了,然而时间上来不来得及来还两说,但就材料与设备便是两只强有力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