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宫受袭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

  哪里是一群死读书、读死书、整日里念经的庶吉士,能够担任的责任?

  朱祁钰打算让陈循专心去翰林院修《寰宇通志》了,既然擅长文章,就去做文章,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是要被弹劾的。

  他本打算和于谦商量下,让于谦再担点担子,但是显然于谦显然不咬这个饵,压根不愿意掺和此事。

  至于商辂,正统十年的三元及第,朱祁钰也不准备用。

  一来,朱祁钰心里有点膈应,上一个六元及第的黄观,忽悠着建文帝整日里削藩、削武勋,最后折腾出了靖难之役来。

  这三元及第,朱祁钰一听就是一抖,这有什么高论,朱祁钰都懒得理会。

  朱祁钰瞄向了左都御史、都察院总宪,通政使王文。

  但是朝臣们没人推介王文,因为王文不是翰林院的文林郎,王文永乐十九年和于谦同榜出身,之后直接做了监察御史,开始巡抚地方,而后一直在地方呆了十数年,才进了京师。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个潜规则朱祁钰不打算遵守。

  在元朝以前,是非州县亲民官,不得为相,秦汉唐宋,任何一个宰相,几乎都有亲民官的经历。

  但是到了大明,就变成了非翰林不得入阁,这是一种朝廷集权的必要手段,将内阁学士的资格限制到京官,成为翰林的禁脔。

  这种转变,让翰林院、内阁、朝堂都变成了一个高谈阔论的地方,对地方诸事不了解,如何能理好天下之政?

  飘得太高了,搞不好朝政。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王文一旦入阁,那就必然要调陈镒回京,担任都察院总宪一职,王文本身担任通政使,太忙了也忙不过来。

  另外一人则是胡濙的礼部左侍郎,名叫杨宁,偕胡濙理部事,帮助胡濙负责礼部诸事,进退有据。

  杨宁曾经和沐晟在云南配合做事,设戍兵控诸蛮,还曾经参赞军务,和胡濙是一样的人。

  杨宁作为王文副手,负责梳理文渊阁再恰当不过了。

  中军都督府右都督的位置空了出来,朱祁钰将这个职位给了石亨,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的位置,朱祁钰给杨俊。

  张辅两个弟弟跑了,这俩职位,给了石亨、杨俊,让五军都督府再次运作起来。

  朱祁钰为了应对造反之事,进行了一整论的人事调动。

  他再次前往了讲武堂,处理政事要务。

  一直到夜里,朱祁钰才回到了泰安宫。

  钦天监的中官正许敦说的没错,最近的天气,除了比往年冷以外,的确是月朗星稀。

  明月如同玉盘高悬中天,月光从天如同瀑布落下,将整个京师镀上了一层的银白色,偶尔又飞鸟飞过,却是留下了一道道的残影。

  月悄悄西斜,终于来到了寅时(午夜三点),月光依旧照亮了整个京师,无数道的人影,不断的从照明坊和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