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进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了许久了。

  “罗长史,孤有些想法。”朱瞻墡犹豫了下说道:“但是不太成熟。”

  罗炳忠一愣,疑惑的问道:“殿下又有高论不成?”

  朱瞻墡怒目圆瞪的说道:“什么叫又?孤就不能有点想法吗?”

  “您说。”罗炳忠笑呵呵的说道。

  朱瞻墡有些迷茫的说道:“孤明白了道理,但是吧,孤没什么胆量去做。”

  “到了贵阳府,孤也是窝在这府邸里,哪都不敢去。”

  罗炳忠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着说道:“殿下何故妄自菲薄呢?殿下啊,这世间有很多人都是如此,明明懂很多道理,却是过不好这一生。”

  “知行合一,知道了道理和能做到,中间可是有一道鸿沟,那可是太难了,殿下不必挂怀。”

  “只要殿下还在贵阳府里坐着,对我大明就是大好事一桩。”

  具体的事物不用朱瞻墡去忙活,自然有罗炳忠、杨俊、王寅等人忙碌,比如疏浚乌江、开发六枝煤山、沟通云南滇铜等等,都是他们具体在做。

  朱瞻墡只要坐在贵阳府里,落下印玺,就帮了他们的大忙了。

  朱瞻墡的奏疏写好之后送于京师,若非加急奏疏大约需要七十天的时间才能入京,可想而知,贵州有多么的遥远了。

  一些的紧急情况,若非朱瞻墡落印,谁人敢做?

  所以,罗炳忠没有瞧不起朱瞻墡的意思。

  朱瞻墡叹息的说道:“可是孤连言行合一都做不到,明明说了,事到临头懊悔迟,这不是无信之人吗?”

  罗炳忠满是奇怪的问道:“殿下这不是来到贵阳了吗?这哪里是言而无信呢?这不就是言行合一吗?”

  朱瞻墡眉头紧皱:“孤这是言行合一吗?孤明明懊恼无比,是情势所迫,不得不来。”

  回不去了,才不得不到贵阳来,这算是言行合一吗?

  罗炳忠满是笑意的问道:“咱们在哪儿?”

  “贵阳府啊!”朱瞻墡回答道。

  罗炳忠笑呵呵的说道:“所以咱们还是来了啊!这不就是结果吗?无论是怕,还是不怕,我们都到地方了。”

  “难道像空谈之辈那般,整日里把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挂在嘴边,却是空谈谬论,不做一事,坐而论道吗?”

  “明明德至精至一,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方为入世之道。”

  吊书袋的罗炳忠。

  明明德至精至一,乃是朱熹在注解《大学章句》中的一句话:「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明明德,乃是儒家三纲之一,谓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的意思是,彰显善良光明的德行。

  朱熹的注解意思是,有了方向之后,到达了至精至一的地步之后,就不要动了,就会明白天理,没有一点私欲了。

  断私欲,是慎独学问的核心内容。

  心学讲究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