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一章 转移_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李子元的印象之中,与当时的晋绥军相比,中央军的轻重武器质量要好的多。至少中正式步枪,可比晋造步枪的质量好太多,更何况那些进口的比利时、捷克货?自己在东渡黄河后,接触过的这些中央军。一个师,步枪的数量至少在四千支左右。

  当时自己即便当了排长,却因为部队本身就武器不足,背着的还是一支川造的老套筒枪。他到现在还记得,在当时部队与中央军一个旅相遇的时候。看着这个旅一水的中正式和捷克式步枪,捷克式和比利时轻机枪,几十挺二十四重机枪,当时兄弟们羡慕的目光。

  人家随便一个师下属旅的轻重机枪数量,都远超过自己所在的一二九师。更何况当年自己所在的一二九师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是质量很差川造,甚至很多老套筒一类的步枪,因为使用年限过长,膛线都快要磨平了。跟人家的进口货,以及正规兵工厂产的没有办法相比。

  怎么这次连同储备的物资库都落到了日军手中,连同被缴获的武器加在一起才这么一点步枪。就算被日军打垮的部队,武器没有都落到日军手中。可在加上储备的备用武器,也不应该就这么一点。这可与对当年李子元印象中的,那支财大气粗的中央军可没有办法比。

  后来问那个少尉才知道,随着部队数量的不断扩编,以及战场上极大的战损。再加上进口的原材料与武器来源不畅,以及自身能军工生产能力过于薄弱。每年生产的武器数量,只能满足最低的需要。

  眼下别说是杂牌军,即便是中央军也是一样的困难,编制内的武器数量下降不止一个档次。原来自己有补充渠道的杂牌军,现在绝大部分也都只能靠中央军给补充。这样一来,部队每次战损之后的补充缺口就更大了。

  即便是二十七军这样的中央军精锐,补充也一样的困难和不足,装备的数量一再压缩。更何况他们的补充,还要通过敌占区从河南运过来就更困难。虽说是林县方面三个军中装备最好的一个,但现在也一样很困难。

  他们现在一个师,即便是主力师才两千多支步枪。重机枪从原来的营属重机枪连,现在已经改为团属。即便是主力师,重机枪的数量也下降了一半。轻机枪的数量也有很大的下滑,除了个别的主力部队之外,已经无法配发到每个步兵班。

  能做到一个步兵排两挺,就可以说相当的不错了。同时去年在反扫荡作战之中,这个因为作为留在敌后中央军标志,而一向被日军重点打击的二十七军损失很大,更一步的加剧了武器数量不足。

  眼下全军除了迫击炮数量,满足部队的编制所需之外。轻重机枪的数量,已经早就今非昔比了。就是步枪的数量,也不仅一再下滑不说。补充的步枪也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