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七十四章 隐蔽_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过直接接敌的时候,部队的行动小心的不能再小心。城内的狗虽说也叫唤了几声,但还尚属正常范围之内,并没有惊动城内的日伪军。但像是今夜这样,一声狗叫都没有,这就绝对不正常了。别看城内现在四门大开,但是城内肯定有异常。

  城内如果真有日伪军,按照日军城区和村落防御战的惯例,他们会尽可能的利用街道两侧的民房,作为各种工事群。这其中不仅包括房屋,各种各样的院落和房顶,都会成为他们可以利用的工事。

  日军不仅将各种武器装备,都经过伪装之后部署在民房内。而且对民房的结构,也做一定小调整,以保证自己的火力形成交叉。并最大限度的,让自己的射击范围无死角。这也一旦中日军队不多攻防角色互换的时候,中国军队很难攻下日军固守城市的原因。

  在打城市防御战,日军一贯是一个火力圈套着一个火力圈。形成交叉和连续不断的火力网。并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原有房屋,作为各种火力点。尤其是各种街道两侧的民房,日军一般都会做到尽可能的充分利用。

  在缺乏重火力支援之下,单靠轻步兵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面对连绵不绝,各种轻重武器形成的火力网,往往要付出的代价是难以承受的。这也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各个方面的军队,几乎无法攻取日军占领的任何一个城市。

  除非日军的守军寥寥无几,只有几十人或是十几个人。但即便是这样,日军固守的核心工事也很难被突破。日军将所谓的城市防御战,基本上变为城市伏击战。他们除了外围重要的据点反复争夺之外,一般不死守城墙,而是将大部分的有生力量放在城内。

  这样,可以保证守军的元气,不在敌军突破外围的时候,遭受到过大的损失。中国军队即便是突破城墙,但是向城内纵深发展的时候,会遭遇到日军密集的火力杀伤。至于城内的中国老百姓伤亡,日军是根本不管不顾的。

  李子元并未打过正规的城市攻防战,更没有打过日军重兵固守的城市。八路军没有任何攻坚火力支援,极少数的炮兵连炮弹都凑不出来几发。就连最基本的*包和*,都匮乏的情况之下,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一般不会进攻城市。

  这些东西,都是日常王均和李子元谈话的时候讲的。并且王均还用淞沪会战、南昌反攻作战等的一些战例,来举证说明自己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真实的。李子元曾经在沙盘上,与王均做过模拟演练。

  一番推演下来,李子元才发现日军几乎是将整座城市,变成了一座大堡垒。再加上占据优势的地空火力,一旦被日军领某座城市。在缺少优势炮兵的情况之下,很难再被中国军队夺回。

  在日军优势的地空火力,以及苦心制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