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问题、新办法_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长治到潞东境内,这条铁路能拆洗走的都被拆卸走了。只剩下拆卸不走的几座铁路桥的桥墩,以及一个孤零零在长治与潞东交界处,已经被击毁的火车头。除非日军调集大批兵力掩护,重新抢修这条铁路。否则,他们已经不可能指望这条铁路在恢复了。

  而曹八集战斗结束之后,李子元动员了参战民兵以及大批的群众,将这个曾经俯视三县,也是眼下日军用来控制自己手中,潞东最后一块产粮区据点平毁。伴随着滚滚升起的浓烟,被彻底的夷为平地。

  战斗结束之后,参战各县区民兵陆续撤回了自己的家乡。所有牺牲的烈士,都被带走以便回乡入土为安。军分区战前制定的五百斤小米,二百斤高粱的抚恤,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发放到了烈属家。

  按照分区和地委的命令,所有牺牲的烈士由各县区制备棺材,集中安葬并必须要立碑,一律不得随意安葬。毕竟形势缓和了,牺牲的烈士数量不算多。又是在本乡本土作战,制备棺材的时间和能力还是有的。

  这个负担,也是可以承担的。所以在战前,分区和地委就给各县委下达了命令,要求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还是制备了棺材。这次绝无仅有的例子可是军分区特批的,毕竟现在不是几十年后。

  要知道,主力部队牺牲的烈士下葬时候也只有草席,甚至很多时候只有一席白布裹身。很多时候,就连营团一级的干部牺牲,都没有棺材可以用。这次为了鼓励民兵的士气,所以还是准备了一批棺材。

  在参战各县民兵撤回后,军区就地在潞东军分区召开了现场会。对于此次潞东地区民兵的表现,军区各级干部以及兄弟分区观战的首长,都相当的惊讶。这种大据点的攻坚作战,一般的地方武装都难以承担。

  可潞东分区居然就利用整训的民兵就完成了,这是相当难以让人相信的。各县参战的民兵,按照自己所在的县区组成民兵营连。即便在战场上,也显得条理清晰,没有出现任何的混乱。虽说也有些瑕疵,但毕竟还是瑕不掩瑜。

  而这些参战民兵,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也让所有前来观摩的干部大开眼界。如果不是已经知道这些人都是民兵,李子元的主力部队还在后边休整。这些民兵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会让人怀疑到李子元是不是用自己的老部队替换的。

  在各级干部谈完各自的感想之后,军区司令员点了点头开口道:“这次潞东地区的民兵表现,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军区的设想。这样的民兵在需要的时候,只要经过短暂的动员,不要说直接补充进地方基干武装没有问题,就是补充进各个分区的主力团都没有问题。”

  说到这里,司令员顿了一下,看了身边战斗结束后,才赶来的军区政委点头示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