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四章:震惊四方(1更求月票)_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味减轻,那么要朝廷,要天下各州府又有什么用呢?先生,这是学生的浅见,还望先生赐教。”

  刘梦远竟是呆住了,一脸的震惊。

  陈凯之引用的,乃是后世的对税的理解。

  其实很简单,减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国家的职能需要发挥,一味的减税,只会弱化国家的作用,而国家的职能一旦弱化,一旦灾难来临,或是国家受到侵略,甚至是道路的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修筑、医疗、教育,这些,都是需要钱的。

  而国家不能生钱的,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是税,因此税赋,几乎是任何形式国家的根本。

  正因为收税乃是根本,那么作为国家,应当做的该是如何税赋用在刀刃上,因此才需要审计,需要监督,需要论证,但是……却绝非是减税。

  刘梦远呆呆地看着陈凯之,这一次,是他恍惚出神了。

  他一开始觉得,陈凯之这是‘奇谈怪论’,可细细一思,竟是觉得有些恐惧,因为陈凯之的话,一丁点都没有错。

  单凭这个回答,足以震惊四座,也足以让人耳目一新,甚至……这还给人一种切合实际的感觉,这样一想,竟发现果然那轻税赋,确实有些不太实际了。

  “先生?先生……”

  刘梦远老半天不吭声,陈凯之心里苦笑,低声唤了他几句。

  这一次轮到刘梦远茫然地回过神来,道:“你……你说什么?”

  陈凯之苦笑道:“先生,学生在问,先生以为如何?”

  “啊……”刘梦远想起来了,方才陈凯之在答题,而自己因为他的题答得太好,就和陈凯之所说的一样,不自觉的,开始权衡起陈凯之答题的利弊,所以……

  他顿时汗颜,凝视了陈凯之老半天,才绷着脸道:“这是你哪里学来的道理?”

  陈凯之总不能说,这是自己上辈子学来的吧,因此他淡淡笑道:“只是学生自己瞎琢磨出来的。”

  刘梦远又懵逼了。

  因为这数百年来,大陈朝的大儒们,几乎是统一的口径,都是以减赋为主,在天下人的心里,减赋便是爱民,这几乎已经形成了定式,根本没有人会往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上头去想。

  可陈凯之一番话,真是将刘梦远点醒了啊,他甚至相信,若是陈凯之拿这个去跟别人说,只怕许多人也会点醒。

  这……才是经济之道啊。

  经济之道的本意,就是要切合实际,这数百年来,每一个人都高呼爱民减赋,可事实上,减赋当真对万民有好处吗?税赋越来越少,朝廷所能开拓运河的能力越来越低,官兵的质量越来越差,每一次赈灾,都是捉襟见肘,所谓的教化,流于形式,喊得倒是凶得很,可穷苦的人,又有几个能读书呢?

  越是减赋,结果百姓们,哪里得到过什么实际的好处?河堤不修筑,一个大水,便是数十上百万百姓一年的收成毁于一旦,明明只是一河之隔,却因为不曾修桥铺路,结果两岸的百姓,却不得不绕了数十里的路,才能到达彼岸。

  前几年,山越叛乱,朝廷仓促平叛,可只因为库中的钱粮不足,竟还要向富户告借,官兵的武备松弛,一场叛乱,足足持续了一年之久,死了多少军民百姓?

  刘梦远终于深吸一口气,吐出了一个字:“好。”

  他目光炯炯,说了一个好,表达了自己对陈凯之答题的满意。

  接着,似乎他还意犹未尽,又道:“好,好啊。”

  又连说两个好,甚至他心里认为,单凭这个论点,就足以靠一篇时文,震惊天下了。

  呼……他忍不住道:“那么,又该如何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