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终战,耀州之殇(十二)_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京。笔@趣@阁wWw。biqUgE。info

  时值六月间,此刻的盛京城却还是有些森森然,比起往日的繁华,此间的盛京城却是萧条了许多。

  自打皇太极与大明王朝缔结和约以来的这几年,皇太极在政局虽说是基本站住了脚,但是在这通商贸易方面却是一年不如一年。

  一来,后金本就属于落后的渔猎文明,这些年生活物资以及战略物资的获取,一来是靠着与大明朝某些商人集团暗中走私,二来却是靠着每年的边境劫掠所得。

  然而一年前,大明帝国一举摧毁了以范氏家族为首的‘卖国’商人集团,切断了后金私底下的贸易途经,二来大明朝这些年过时蒸蒸日上,不要说侵入辽东劫掠,就是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东江地区,如今在大明帝国移民垦荒,以及靖海军连战皆捷的情况下。

  却是龟缩在几个小城,那还谈得上什么大规模劫掠,即使有小规模后金骑兵骚扰,但是面对着帝国在辽东地区的‘壁垒政策’,却也是后金小股骑兵的噩梦。

  南部与大明帝国贸易堵塞,而东西方位对于后金而言却也好过不到哪里去,由于内部纷争,加上大明朝与林丹汗之间的结盟,这些年后金在蒙古草原上所取得的大部分领地以及投靠自己的部落,面对林丹汗的攻势,却是连连退避,可以说,来自草原的道路基本也被堵截。

  至于朝鲜国,虽然后金第一次征讨朝鲜,与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但是此刻的朝鲜对于后金却是相当的记恨,试想朝鲜久归于王化,是为汉文化圈的一员。

  而后金在朝鲜眼里,不过一鞑虏罢了。

  至于平壤誓约,那也不过是城下之约,这也难怪乎,崇祯元年,朝鲜仁祖见后金的使臣,对其言:“明国犹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国,可乎?船殆不可藉也。”

  试想,明朝势弱,朝鲜尚且如此,更何况乎,此间大明帝国国威昌盛,且不提那陆上雄师,就是那坚船利炮的登州海师,却也要让朝鲜俯首臣服,更何况,在朝鲜心里,这大明本就是宗主之国。

  故而此间,对于后金而言,朝鲜之路作为贸易之所,却是几近不通。

  另外,后金贝勒阿敏占据通往朝鲜要道,与皇太极更是时有交战,要说这阿敏自从第一次征讨朝鲜以来,却是一直有称王朝鲜的谋算。

  后来趁着皇太极兵败北京城下,阿敏却是与多尔衮取得联系,并迅速割据后金老寨(赫图阿拉),且分兵据守抚顺光、鸦鹘关、连山关,自成一国。

  崇祯三年,其又企图再次侵入朝鲜,从而实现其朝鲜国王的美梦。

  时值朱建派遣使团入汉城,借以抚慰属国,而使团大臣却正是登莱巡抚袁可立,却说当日闻听此讯,袁可立一方立马上奏朝廷,一方则是责成朝鲜整兵备战,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