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84章 斗志昂扬_科学大佬的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是国际会议,那么自然也是有国际友人的。

  王文乔就是跟着他的导师过来的,而除了王文乔之外,慕景池和张楚阳又陆陆续续的见到了其他的同学。

  大家也都各自发展,半年多没见面,也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唠嗑。

  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每天的听会议内容报告。

  这种国际会议,有外国友人在场的,一般都是用英语。一方面也是培养讲报告的人和听报告人的一种英语语言思维,其实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以后出国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也不至于因为语言的问题而犯难,还有一方面则是各种顶尖的期刊论文都是英文。

  当然了,也有人选择同声翻译,两者都可以。

  做报告的一般都会有参考论文资料,而且荧幕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料显示,所以就算英语不太好,其实只要把握关键的重点也并不太影响。

  慕景池的英语自然是没问题的,口语也还可以。

  只不过有些上台的外国人英语口音有些重,听起来十分的费力,就比如有一个RB的教授上台做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十分前沿的汽车材料研究,毕竟RB的汽车产业链最为发达。

  但那一口浓重的日式英语,简直像是在念经。

  一连三天。

  慕景池和张楚阳都是流连于各种会议报告厅。

  来到海口这座城市,也压根没有什么时间去外面旅游。

  上午、下午和傍晚,一天的会议报告有三大场,而每一大场中又有三四小场的学术报告,而且基本上都是最为前沿的材料研究。

  慕景池和张楚阳真的很想每一场都听,但无奈时间不够。

  两人晚上听完会议报告后,还不会快速的洗澡睡觉,或者说玩手机,根本没这个时间和心思。

  针对于听到的学术会议报告,两人进行相互的交流。

  有一些新颖的知识、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工艺两人都会认真的记下来,不只是用笔记下来,更是用脑子记下来。

  或许这些新颖的知识并不是十足正确的,也处于研究推进的阶段,但对于他们而言,还是很有启发性的。

  听得越多,见识越广。

  真正的来参加这种国际会议,才知道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材料的研究是多么的广泛,是多么的细致。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温度引起的数据微小变化都要寻根追底,弄明白这其中的原理。

  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这是慕景池的感悟。

  当然,他的收获也不仅仅只是如此。

  慕景池已经学习完了《材料科学基础(2069年版)》,也正在继续着《材料力学(2100年版)》的知识。

  在某相关的方向或者内容方面,他还是有着极强的前瞻性。

  带着这种前瞻性去看一些有关于两者的研究方向,慕景池学习到的东西更多,对材料力学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