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3.袁绍与曹操的选择_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兵多将广。

  虽然不像刘虞麾下那般多骑兵,但是此番刘表也是足足调遣了十万大军北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二位宗亲根本不屑于亲自参加酸枣的诸侯会盟,只是随便派人去应付了事。

  其中,刘虞因为公孙瓒和追随他的乌丸人不对付,所以干脆就把公孙瓒派去酸枣会盟了。

  至于刘表这边,他则是派了长沙太守孙坚去酸枣参加会盟。

  所以,最终前往酸枣会盟的,只有渤海太守袁绍、汝南太守袁术、兖州牧刘岱、扬州牧刘繇、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太守鲍信、广陵太守张超、右北平太守公孙瓒、长沙太守孙坚、徐州刺史陶谦共计十五路诸侯。

  说来也巧,如果算上没来的幽州牧刘虞和荆州牧刘表,以及还没出青州就丧命于黄巾之手的北海太守孔融,刚好也是十八路诸侯。

  唯一稍微有些不应景的是,这次联军当中并没有出现曹操曹老板的身影。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曹老板现在在干什么呢?

  当初曹操和袁绍作为被何进临终托付的两位臣属,在董卓一手遮天,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只能无奈接受了何太后的密令,准备离开洛阳,号召天下诸侯伐董。

  其中,袁绍最先借故离开洛阳,而曹操没过多久也溜了。

  一开始,袁绍和曹操都在招兵买马准备伐董。

  可是董卓掌权之后都没猖獗多久,就被吕布给灭了。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和袁绍的心态开始走向了不同的分水岭。

  诚然,在最初的时候,不管是曹操还是袁绍,都是本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准备遵守何进的遗命,誓死守卫何太后和天子刘辩。

  可是现在,何太后因被董卓侮辱而悬梁自尽,天子刘辩又被董卓废了,现在在位的变成了天子刘协,何进的遗命已经失去意义了。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首先陷入了迷茫当中。

  国贼董卓已经伏诛,而且诛杀董贼的还是在他心中被视为榜样的吕布,如此一来他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继续招兵买马?

  还是回到朝廷为国效力?

  而袁绍,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后人,从小在家族受到耳濡目染的他,在得知董卓伏诛后,则是本能的萌生了野心。

  所以,就在曹操陷入了迷茫的时候,袁绍依旧在有条不紊的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紧接着,吕布扶持天子刘辩复位。

  袁家等数个世家因为反对天子刘辩复位而被视为谋逆诛杀。

  这件事情的发生,也是彻底将袁绍和曹操推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对于袁绍来说,不管怎样,他都是袁家子孙。

  吕布诛灭袁家,他当然要起兵复仇。

  而对于曹操来说,帝位上的人又变成了刘辩,辅佐刘辩的人还是吕布。

  虽然天下众多诸侯都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但是以曹操的智慧,这些人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所以,在光复二年春,就在天下诸侯于酸枣会盟,准备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吕布的时候,曹操带着他这段时间募集的兵马,以及曹家、夏侯家两家的子弟兵,遵从着他自己内心的选择,踏上了前往洛阳,为国尽忠的道路。

  举世皆浊,而我曹孟德独清。

  做着汉征西将军梦的曹某人,此番不屑与这追名逐利的天下人同流合污。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