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 棉布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棉布

  “圣人,这些事便是这几日臣在郑白渠的所见所闻,臣怕有所疏漏,已经写成奏章,并附有每日随记。

  如今高陵百姓闻工则喜,是越王之勋,郑白之役勤勉协力,是马周之能,异族黎民勤于王事,是圣人之德!

  臣认为越王与水使马周未曾苛责高陵百姓,”

  张玄素回来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李世民,这话说的李世民那是心花怒放。

  李世民很是得意的摸了摸胡子,能让张玄素说出这般言语,显然青雀这次做得相当不错。

  毕竟张玄素可是朝廷里面有名的硬骨头,让他这么舔,自己很开心啊。

  在一旁的房玄龄很是惊讶的看着张玄素,虽然仿佛第一次认识到他似的。

  不过张玄素的话,继续道,“臣觉得,越王通过劳动让异族融合的方式很不错。

  我们可以以此为模板,把一部分徭役任务转移到这些异族身上。

  只有当他们服役一定年数,使得他们说汉话,懂汉礼后,再让他们入我大唐国籍。

  如此,一得教化异族,充实我大唐人口。二则可以减轻我大唐百姓的繁重徭役。

  如今看来,这劳动改造的效果的确很不错!”

  “哦?”李世民听到了张玄素的话,不由向房玄龄看过去。

  “……”房玄龄道,“此事倒有两个难点。

  第一个是缺钱,郑国渠那批异族能顺利归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王舍得砸钱。

  现在郑白渠那边每三天一次肉食,每六天一双棉手套,更不要说粮食与棉服了。

  如果数量大了,对大唐国力来说,消耗实在太大。

  至于第二点,则是现在规模还小,又有苏定方率领部队看守,异族难以起恶心。

  但若规模变大,必然会有人滋扰地方,那又需要派遣多少的差役甚至将士管理。

  这些都需要做好准备,但这样,又会对大唐的财政造成压力。”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已经执政这么多年,李世民也明白,基本上只要财政到位,大唐没什么解决不了的行政问题。

  如果有,那就请加钱!

  “这么一个好政策,因为没钱就放弃吗?”张玄素倒是略带着几分可惜的说道。

  “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房玄龄思索了一下轻轻道。

  “哦,且说说?”听到房玄龄这般的话语,李世民好奇的对房玄龄询问。

  房玄龄说道:“越王敛财之能可谓无中生有。

  在臣看来越王是否能比肩甘罗臣并不知晓,但高陵一地现在的确限制了越王的发挥。

  臣觉得,也许给越王一州之地,说不定能够让更多异族成为我大唐百姓。”

  “高陵一地限制住了青雀吗!”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却也认可了房玄龄的判断。

  说实话,这种事情对其他人可能很难理解,但对李世民来说,这种事情实在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