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徭役整合中

  李泰自然不知道杜如晦与高季辅间的交谈,也不知道杜如晦对高季辅的的期许。

  但就算知道,李泰也无所谓,毕竟他们从来不是自己的依仗。

  李泰把全部心思都放到这段运河上,整个天津小镇内能调度的资源都被李泰调度起来。

  李泰舍得这般投入,自然不是因为杜如晦忽悠,而是李泰有自己的目标——发展天津。

  是的,李泰不管杜如晦过来到底心中有着什么样的打算,对李泰来说,却有着属于自己的心理标准,那就是有助于天津发展的事情,那自己就干,不利于天津发展的事情自己不干。

  至于杜如晦到底有多少的算盘,朝廷有多少的争斗,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件事又回到原点,那就是天津要怎么样发展,唯一的依靠就是运河!

  说实话,为什么李泰来到了幽州后,看到了幽州城,也就是未来北京的位置,李泰第一时间便放弃掉了北京,而是选择了天津作为自己的起点。

  随着《漕运计划》的展现,天津的区位优势,开始展现出来,那就是幽州城更偏向一座战争堡垒,而天津才是后勤核心。

  如果李泰追求得是藩镇割据,追求得是造反称王,那在京杭大运河开通后,选择幽州的远比天津要优秀。

  但自己追求的只是施展自己的内政才能,让自己努力成为大唐政坛中无可替代的存在,那自己选择天津更是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内政能力。

  而天津兴盛的第一个点就在这条大运河上,这条大运河的兴盛程度,便决定天津这城市的下限,靠着这条大运河,天津便是北方不可或缺的经济重镇。

  所以,杜如晦让李泰借助疏通京杭大运河的幽州这一段,李泰毫不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一来自己能通过这次的机会调度整个幽州的本土力量。

  第二点就是在这件事情上,帮助杜如晦就是帮助自己。

  至于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自己那些调度过来的工厂,以及各行各业调度到了幽州的基层人才,完全能够借助这次的机会有个大的发展。

  这才是自己以后在幽州最能够依靠的力量,也是自己愿意答应杜如晦的最重要原因。

  毕竟,等到这些工厂彻底完成整个京杭大运河修缮的磨合后,就算杜如晦不再用自己的人手,但修建大运河的材料呢,甚至标准呢!

  有了幽州区域的珠玉在前,那后面阶段修缮所需要的材料与标准是不是就顺势输出了!

  而整条运河从北到南这么漫长的道路,自己所需要的未必是彻底控制这条运河。

  但随着各种标准是自己制定,里面管理的基础人员是农业学府提供的,那自己就好像列强通过铁轨控制满清内陆一样,自己也能通过运河本身影响整个大运河。

  李泰深吸了一口气,把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