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章 这怎么是讨好?_发展封地从沼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是个孝子。”陈元鹰恍然大悟:“这么说来,他这次参加文会,是冲着这丰盛的花红来的?”

  “多半是!”孔萧那俊朗的眼中有几分由衷的赞服:“他以往的诗作,确实是大气而磅薄,为兄自愧不如。”

  这时,他俩就见远方的教谕大人站在高处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大家猜得没错,这第一名才俊,正是杜安焕。自去年的诗会以来,杜秀才一直没有再做新诗,直至今日,阔别诗坛一年的他,才终于又给大家送来一首极好的诗。”

  极好的诗?

  能让孟教谕如此高的评价,想必应该不错。

  再说,有自己在,这几位老大人怕是也不好意思拿第一名来送人情。

  陈元鹰来了兴趣,微笑着看向孟教谕。

  好在这位老大人也没有再继续卖关子,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杜安焕的诗。

  “潺潺花溪绕山岗,”

  陈元鹰笑了起来。

  前一世,小学时候的自己,可不就喜欢将溪水和潺潺连在一起造句?

  这种描述,真是久违了,倍感亲切啊!

  “花溪”两字,尽得春意。

  “润得石间青苔长。”

  嗯?

  一个“润”字,一个“长”字,透出勃勃生机!

  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一朝入河怜旱土,”

  陈元鹰的笑容微怔。

  这个怜和旱,是在隐寓着什么吗?

  “舍身只为粮满仓!”

  陈元鹰瞠目。

  好吧,这是三位老大人来拍自己马屁了!

  知道自己现在在龙州大力推广着挖渠砌坝,所以今天出了好几首助农诗啊!

  先是杨力的硕果诗,再是自己的满橘诗,现在又是杜安焕的满谷诗。

  没有足够多的谷物以当百姓的口粮,又哪来更多的地来种植可以酿酒的高梁?

  三大饱腹谷物,小麦和水稻的酿酒都比不上高梁!

  这第一名,不给杜安焕,给谁?

  给了其他人,自己会满意吗?

  果然姜是老的辣!

  这时,在场的好些诗作排名较低的书生们也一一醒悟过来了。

  “发现没?今天上榜的前几首,皆是助农悯农诗啊!”

  “听说鹰王爷先前就在龙州大力搞水利,以便来年的龙州能够多收几亩粮食!几位大人莫不是因此,才特意点了这些诗来讨好王爷?”

  “去去去,这怎么是讨好呢?谷满仓和果实满枝,不都是百姓们的美好愿望?”

  “杜安焕很聪明,知道王爷来了,又一心想酿出烈酒,索性就以此诗来抒心意,满足了王爷的心愿,也满足了他的需求,又应景应题,老大人们自然点他!”

  “要我说,孔萧最聪明。今天的诗会,前三首里,就有两首悯农诗,孔萧居中,人家是盼好日子,他直接写出了好日子,又没有一窝蜂地去奉承,难怪文山长那么看重他。识实务,又如此有风度,我也支持他!”

  这些热切的议论声,听在孟教谕的耳里,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