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伐檀的艺术特征_《伐檀》的本事与声韵表现艺术_儿与娘初试云雨情之瓜棚【瓜棚奇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摘要:《伐檀》通过对伐木造车的选材、制作过程与造好以后察车等过程的描绘,产生诗兴联想,形成了特有的舆车文化,并抒发了舆车工人心中的苦闷与美好的愿望。结构上运用富韵及其变化来表现感情色彩,又根据韵脚的变化构建表达的时空,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伐木造车察车文化韵脚建构

  《伐檀》诗三章,出自魏风,先儒以为刺贪,不及行为性质,今人则多认为是伐木者批判现实的作品。但就诗歌本身看,不但有伐木行为,还有伐轮、伐辐之作,所以不能说仅仅是伐木工人之歌。实际上这是表现造车的诗歌。那么造车与伐木放在一起,是不是表现两种劳动行为呢?其实也不是。“周人上舆,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而周代车有六等之数,普通的运输劳动用的车辆没有车辐,所以诗歌中表现的造车是为贵族制造的代步工具,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尔庭之瞻的联想,表达内心的不平。

  关于造车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如《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攻金之工,筑、冶、凫、栗、段、桃。攻皮之工,函、鲍、�、韦、裘。设色之工,画、缋、钟、筐、巾荒。刮摩之工,玉、�、雕、矢、馨。抟埴之工,陶、�。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①

  根据《周礼》所记,两周时期有攻木之工,周人上舆,所以“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共计七种。首为轮工,辐为轮的组成部分,木为轮的材料,所以整个诗歌表现的中心是制作车轮,而又由轮代表车,所以这是一首关于造车工人的诗歌,不单是说伐木工人的诗歌。

  但让人很费解的是,伐木可以放在河边,但伐轮与伐辐为什么要放在河边呢?其实,这也是察车文化现象。又《周礼・冬官考工记》接着说:“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也。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轸与�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②“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望而视其轮,欲其�尔而下迤也。进而视之,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