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6章 从前不明白的道理!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6章从前不明白的道理!

  朱元璋笑道:“那你有何高见,且说给皇爷爷听听。”

  他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仍是十分慈爱的望着朱允熞,对他的反驳,并不生气。

  “若皇爷爷只想要大明所有人的子孙,永远都不变,农民的后代永远是农民,军户的后代永远是军户,商人的后代永远是商人,那皇爷爷为何又要进行科举取仕呢?”

  朱允熞反问道:“他们通过科举,农民的儿子变成了官员,不也改变命运,让许多人生出不该有的野望了吗?”

  “问得好!”老朱拍掌道:“那皇爷爷就来告诉你。”

  “治理天下百姓,就如何放牧牛羊一样,要让牛羊老老实实听话,就要赶着走,要给他们一个前进的方向。”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牛羊当中,有些畜牲很听话,有些则脾性很倔,打着不走,牵着倒退。”

  “你若是放牧一大群的牛羊,那一两头脾气倔的,就可以将整群牛羊都带坏,伱需要将他们找出来,或者杀掉,或者训服。”

  “治理天下百姓,也是如此。”

  老朱笑道:“你是不是以为,朝廷科举取仕,是为国选才?”

  朱允熞再度怔住。

  难道不是吗?

  “你这么想也不算错,但也不对。”

  老朱道:“若科举只是纯粹的为国选才,那为何考的却是经义八股?”

  “真以为那些东西学得好,就是栋梁之才吗?”

  老朱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屑的嘲讽之色。

  “要咱说的话,经义学得好,八股写得好,笨肯定是不笨的,笨人也不可能学好。”

  “但要说有多大的本事,可称国之栋梁,那也未必见得。”

  “不过,对朝廷来说,不笨就够了。”

  “咱以前就和你说过,要用中人,而非能人。”

  “科举取仕,便是如此。”

  “一则挑选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的助手,这不是最主要的,还有许多方法,都可以挑选。”

  “二是让他们都去读书,训化他们的想法,若有不臣之心的刺头,也可以挑出来,杀之。”

  “三是通过科举挑选,可以给天下做一个榜样。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让他们都抢着给咱家卖命。”

  “科举让他们看到一点点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但又很渺茫,只有极其少数的人实现,对天下稳定的影响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参加科举的大量读书人,他们能看到做官的希望,便会拥护朝廷。”

  “读书的人,往往都是地方上的富户,他们的势力较大。”

  “朝廷得到了这些人的拥护,在各个地方也就站稳了脚跟,天下自然太平。”

  “表面上看起来,只要不是贱籍,谁都可以参加科举,考上了,便能一步登天。”

  “但实际上,最后高中的人,大多还是地方乡绅。”

  “通过科举,笼络这些人,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